走近高校中的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 |
長江商報消息 說到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時,可能很多人會以為里面藏的就是錢?墒强追叫忠埠茫⒍挛镆埠,除了在電視鑒寶節(jié)目上,偶爾能看到一些氧化得黑乎乎的古錢幣外,唯一的印象就是中學教科書中,那些繪制模糊、令人記憶困難的古代貨幣插圖。而我們手里,每天所接觸的無非是那幾張顏色、面值不同的人民幣,能有多大的趣味與意境? 如果你去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二樓的中國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里看一回,以后我們再提到錢和貨幣,也許就不會再覺得它僅僅是一張可以花出去的紙,而是復雜、精密、科學的智慧產物,是人類文明的見證之一。 本報記者 劉雯 采寫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報記者 原麗陽 攝 ◇探訪 這里,價值連城 唯一一個高校中的“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大部分藏品為藏家捐贈。 “這里藏有全世界僅此一枚的絕世孤品——明“泰昌通寶”折五。 從距今3500多年前的貝幣、骨幣,到春秋戰(zhàn)國時造型各異的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再到大一統(tǒng)之后的各類銅幣、銀幣、金幣、紙幣……中國幾千年歷史中近乎各個時代的貨幣同時聚集于此時,一部文明史也就躍然欲出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qū),在538、590的終點站茶山劉,這里兩面環(huán)湖,北眺民大,西鄰華農,從門口往里走上一刻鐘,就能看見一幢龐大的弧形內凹式建筑,正是逸夫圖書館。 跟著這些肩背書包手提水杯,一看就是去用功自習的學生們爬上樓梯,直達二樓,往東南方向走幾步,便能看到一張烏木牌匾,上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 此館可以算是我國高校中唯一以“貨幣金融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一個真正價值連城的藏寶之地。雖然僅是院校級博物館,卻收有不少品相完好的珍稀貨幣,有些精品在省級博物館里也難以看到,而最牛的一點是,這里甚至藏有全世界僅此一枚的絕世孤品——明“泰昌通寶”折五。 以高校的財力,辦起這樣“昂貴”的博物館,近乎絕無可能。據(jù)記者了解,這里的藏品90%來自于個人或機構的捐贈,除了中國銀行和臺灣淡江大學的部分捐贈外,這90%中的絕大部分,均來自于一位本地資深藏家。據(jù)說這些價值超千萬元的收藏,是他家?guī)状说姆e累。而正因為這位先生在2003年時將其慷慨捐贈,才使得中南財大最終在2004年辦起了一個如此低調而又耀眼的博物館。 貨幣博物館擁有660平方米的面積,主要分為三個展區(qū),展有自古代至現(xiàn)代中國的4000余件貨幣、票據(jù)、借貸契約實物原件和金融史料。 從年代上來說,這里既有早年發(fā)掘的古代鑄幣,也有新出土的荊楚鑄幣。從發(fā)行上來說,則既有中央鑄幣也有地方性鑄幣。而絕世獨立的鎮(zhèn)館之寶,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大明通行寶鈔”等等這些精品孤品,令人目不暇接,眼界大開。無論是趣味,還是知識,都可以在這里收獲。 據(jù)博物館館員黃老師介紹,這里的三個展區(qū),主要分為中國歷代貨幣、中國銀行捐贈貨幣和一些專題展區(qū)。其分量最重的,當屬中國歷代貨幣,這部分展區(qū)近乎占據(jù)了一半面積。 從距今3500多年前的貝幣、骨幣,到春秋戰(zhàn)國時造型各異的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再到大一統(tǒng)之后的各類銅幣、銀幣、金幣、紙幣……把中國幾千年歷史中,近乎各個時代的貨幣,同時聚集于此時,一部文明史也就躍然欲出了。 館內藏寶 最古老:貝幣 近貝者貴 貝幣是中國最古老的貨幣之一,根據(jù)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的顯示,貝幣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代。而當時全世界各民族,差不多都用過貝幣作為原始貨幣,這是因為海貝圓潤光澤,可作裝飾品,使用價值較強,同時小巧輕便,因此逐漸取代其他實物貨幣,在長期的商品交換中被選為了主要貨幣。 西周青銅器中有“用貝十朋又四朋”的記載,“朋”的古字本義指一串或兩串相連的“貝”,后來才逐漸演化成為計量單位。而在中國人的文字中,所有貝字旁的字,都有財富或珍貴的意思。 在博物館第一個展柜中陳列的,就是這種最古老的貨幣,它的演變也由起先的天然貝轉換為其他材料的貝幣,譬如當時的石幣、骨幣,是作為輔幣使用,也做成天然貝的形狀,刻有類似于天然貝幣上的那種橫條短紋。 其中有一枚極為精美的貝王值得注意,它經由4000多年的時間,仍然光澤如新,顏色飽滿醇厚,體積比普通貝幣大1倍左右,而在它右側的展示板上,列有數(shù)十枚玉貝(又稱珧貝),顏色潔白,由玉石磨成。據(jù)黃老師介紹,出土時,這些玉貝呈北斗七星狀,可見遠古時代,我國祖先即已開始觀天象。 而在展示柜最下方,有一枚十分罕見的包金貝,它以金箔制作,如天然貝中間有細長開口,刻有橫紋。這是中國最早的貴族裝飾品,象征著權力和富有,一般作為皇室內的饋贈和儲藏,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晚期。 最精密:蟻鼻錢 先秦的“高科技” 蟻鼻錢這名字聽起來頗有趣味,聽黃老師介紹說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銅幣,我頓時興致盎然,可是等走近觀察時,發(fā)現(xiàn)果然名副其實,跟之前所見的戰(zhàn)國時期其他各國貨幣相比,簡直另類至極。 展出的多枚蟻鼻錢,都小得可憐,最大也不過手指甲殼大小,上寬下狹,背平面突,形狀類似貝殼,但又沒那么圓潤,因由銅制成,大部分有氧化痕跡。遠看毫不起眼,近看上有陰文,烙有“各六朱”或“各一朱”的字樣,其文字近乎于象形文字。因出土的蟻鼻錢中,大多面文類似“咒”字,上有兩口,看上去像鼻孔,又有人說其整體看起來像一只螞蟻歇于鼻尖,因此約定俗成叫為蟻鼻錢。 為什么戰(zhàn)國時期通行的其他種類貨幣,例如三晉、兩周地區(qū)通行的布幣,齊、燕等地使用的刀幣,造得能大如真鏟、真刀,而蟻鼻錢卻造得這樣小呢?據(jù)黃老師介紹說,主要是因為當時楚國經濟、文化都相對于上述其他地方較為落后,因此錢幣的形狀還沿用了貝形。 不過,蟻鼻錢雖然個頭較小,其制作工藝卻在當時來說十分先進,可以說是先秦貨幣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貨幣,F(xiàn)在已有考古與博物學者在研究蟻鼻錢的鑄造工藝,發(fā)現(xiàn)它是我國錢幣中最早的金屬范鑄幣,金屬范鑄幣的意思是鑄幣的模子由金屬制成,而蟻鼻錢的模子則很可能是青銅澆筑的。銅范制作比較復雜,但是可以反復使用,提高了鑄錢的質量和效率。 最珍貴:“泰昌通寶”折五 現(xiàn)世僅存一枚 貨幣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明“泰昌通寶”折五,是一枚不折不扣的絕世珍品。據(jù)黃老師介紹,這是經中國錢幣專家孫仲匯先生考證,目前國內外尚未發(fā)現(xiàn)有除此之外的第二枚。而它的出土,也打破了人們流傳的泰昌通寶無大錢之說。 這枚錢幣的造型是標準的外圓內方,“泰昌通寶”四字系真書,即楷體,看起來未見驚人之處,為何它的存在如此令人震撼,又為何它的數(shù)量如此稀少? 這要從400多年前的明朝歷史說起!疤┎▽殹保敲鞒渥谥煊尚T谔靻⒛觊g鑄造。因其父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一個月,即因“紅丸案”而溘然離世,在位期間未來得及鑄錢,故朱由校于天啟年間先補鑄其父年號“泰昌”錢,稱“泰昌通寶”。 現(xiàn)存于世的“泰昌通寶”,多為小平錢,即一文小錢,也有黃銅錢,版本不多,存世量不大,跟一般明朝錢幣相比,則是少得多!疤┎▽殹闭畚宕箦X,意思是它的價值折合五枚小平錢,它的出土不光打破了泰昌通寶無大錢的說法,還了歷史一個真面目,又是現(xiàn)世僅存的一枚孤幣,無論是從何種意義上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最廣泛:“大明通行寶鈔” 發(fā)行最廣、大如報紙 除了這些珍貴的鑄幣外,館內還藏有大量紙幣。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早在北宋時期,四川成都就出現(xiàn)了“交子”,它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是金屬貨幣向信用貨幣的過渡。 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紙幣是明代發(fā)行的“大明通行寶鈔”,或簡稱“寶鈔”,這是明代官方發(fā)行的唯一紙幣,270多年未變。改鑄幣而大量造紙幣,有一說是當時缺銅,明洪武七年就頒布了“鈔法”。 “寶鈔”寬27公分,長40公分,大如一張報紙。據(jù)《明會典》記載:“以桑穣為料,其制方,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為龍紋花欄,橫題其額曰 ‘大明通行寶鈔’,其內上兩旁復為篆文八字:曰‘大明寶鈔 天下通行’!庇捎谄渲饕蠟樯淦ぃ蚨实嗌蚯喟咨,但是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張,因霉變而成了青灰色,近乎黑色。 明代紙幣政策弊端諸多,只發(fā)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更無近現(xiàn)代的準備金意識,因此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fā)行當年就通貨膨脹,以致后來“積之市肆,過者不顧”。大概當時的情形與我們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法幣泛濫時期,市民用自行車捆著幾大包鈔票去買米的情景有些類似吧。 錢范,是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一般稱為錢模。早期錢模直接刻在石、銅質的范材上,也有用陶質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