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神歷五年大錢辨?zhèn)斡?/h1> |
發(fā)布日期:13-10-11 09:25:20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收藏界 作者:北京 陳瑞海 |
3年),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倉促編撰而成,史實多無法考證。在《遼史》中,失載、遺漏、失實或前后不一致者多有之。如本文上述耶律敵烈這一人物,《遼史》第九十六卷卻記:于道宗大安八年卒,官一品。并非天祚帝時人物,竟有幾個敵烈?天祚帝是于保大五年(1125年)在應(yīng)州新城被金兵所擒獲,遼亡,遼史正式畫了句號。但各地勢力(群牧)仍很強大,除西遼政權(quán)外,后西北遼至1196年、東遼至 1269年、后遼至1219年才亡,這中間,如前西北遼(群牧勢力)于金正隆五年(1160年)十二月乙亥,困臨潢府(遼時曾為上京)建國稱帝。也就是說,遼亡,不等于各地勢力都消亡了。那么,這個“神歷”朝遠在大遼西北,是否隨著術(shù)烈亡(遼還未滅亡)而亡呢,“神歷”就真的不復(fù)存在了嗎?但就退一步說,即便有“神歷五年”的存在,這枚大錢的書體也令人遲疑。在沒有新的考證情況下,判斷問題只能以現(xiàn)有史料為據(jù)了。
由上可知,“神歷五年”這枚銀質(zhì)大錢應(yīng)是后人臆造之品,類這種錢可能從元明清以來就不斷有人造偽,抓著歷史年號就胡弄一番,蒙騙世人。一枚古錢 (包括偽品),時隔百年以上都已銹跡斑駁,要辨別真?zhèn)未_有很大難度,需把它放到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條件下進行分析,決不能僅看包漿銹色,尤其是貴金屬(金、銀)鑄幣,可能會帶有更大的欺騙性。但是,必須把話說回來,遼錢與中原錢不同,不僅是說錢文的遼風(fēng),而是說遼確實有大量金銀錢存在,多得令常人難以想象。據(jù)裴元博先生稱,遼錢大約有上千品種,圖譜所載僅是一小部分,大量都是前人(包括修譜者)所未見未知的,在“出譜品”面前會目瞪口呆,方知對遼錢認識之不足。遼年號錢、紀(jì)年錢(如大康元年等)多為三材五等、同模同鑄。遼又是一個富金銀國度,鑄有大量的金銀幣,造偽者可能就在這里魚目混珠,這就要求作者(藏者)、編者、讀者(藏者)要擦亮眼睛,提高辨真辨?zhèn)文芰。但也絕不因見到一兩枚類此遼錢偽品就全盤否定或疑神疑鬼,這樣會把絕佳的真(珍)品從你手中滑過,把它像孩子和洗澡水一樣同時倒掉了。 我把這個分析結(jié)果和意見告知我這位老友,他連連稱是,說暫且把它放一放,以此為戒,防止今后更多的吃虧上當(dāng)。在辨真辨?zhèn)螁栴}上,也正像以前有的專家所說:知道什么是真的,才知道什么是偽的;只有知道什么是偽的,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很令人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