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正是錢財流通最為旺盛的時節(jié),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人從不吝惜對表達吉祥祝福寓意的設(shè)計,吉語錢的出世正源于此。古人流行送吉語錢,是古時的一種文化風(fēng)尚,在今天看來影響深遠。
吉語錢 錢上流通的傳統(tǒng)文化 吉語錢,花錢的一種,與普通錢幣外形相似,方孔圓錢。人們把吉祥的祝語和紋飾鑄刻在錢幣之上,用于傳遞感情和寄托心愿。吉語錢源于漢代,這種錢幣不是流通錢,多被看作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吉語錢就是較為普通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nèi)容,反應(yī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力。
傳世吉語錢生錢
過年,給小孩兒壓歲錢,這些錢對他們來說往往花不著,或者用不上,只能由家長代管。不過依舊是送錢,吉語錢就會讓這份祝福的心意顯得更加虔誠。
5年前,熊瑛把家里傳世下來的一枚手雕吉語花錢拿到鑒寶專家手里鑒別,專家的答復(fù)讓熊瑛喜出望外。這枚吉語錢的正反面分別鑄有楷書手雕字體“存心忍耐、福在眼前”。這枚吉語錢的直徑4厘米,厚3毫米,大小相當(dāng)于3個現(xiàn)在的一元硬幣,而這枚吉語錢當(dāng)年的市場估價在6000元人民幣左右。專家提醒熊瑛,這枚吉語錢的品相完整最為重要,而且做工精良,銅錢中間的“一杠”標(biāo)明了這枚錢幣的用途,可以佩戴或懸掛之用。目前傳世下來的吉語錢除了金銀質(zhì)地外,大多為銅制,常見的吉語錢一面為文,一面為圖飾,雖然吉語錢在古代并不能作為流通貨幣使用,但傳至今日,價值連城。今天我們收藏吉語錢,體會更多的是中國人在表達祝福、寄托的一種文化方式,吉語被鑄在錢上,收到吉語錢的人不會貪心這枚“錢幣”數(shù)額多少,反而更珍惜這份吉語帶來的運氣。
吉語錢的內(nèi)容
在通用錢號的表面添鑄吉語和吉祥圖像,依照祝福對象的身份不同,而鑄造不同的祝語。
吉語錢的吉語
常見的面文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壽康寧、平安吉慶、福祿壽喜、加官進祿、福祿雙全、五福雙全、五子登科、驅(qū)邪降福。
吉語錢的材質(zhì)
民間流傳的吉語錢大多是銅質(zhì),而金、銀制成的吉語錢也被藏家爭先恐后集納。
吉語錢的樣式
古時的吉語錢大多為方孔圓錢,一些異型吉語錢十分少見,例如這枚樹葉形的銅制吉語錢造型奇特。
吉語錢的佩戴
由于吉語錢內(nèi)含吉祥祝福之意,有的吉語錢中間的錢眼會有一個“穿”,用于線繩系掛以佩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