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逃臺前偷運黃金內(nèi)幕 |
發(fā)布日期:09-06-28 09:08:2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 |
”蔣經(jīng)國作出指示后,臺灣省社會處草擬了《臺灣省消滅貧窮計劃綱要——小康計劃》草案,并于同年10月25日,由“省府主席”謝東閔宣布實施。 蔣介石這些運往臺灣的財富是從哪里來的,“人民的血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1948年8月,國民黨政府推行所謂的“幣制改革”,勒令國民交出私藏的黃金、美金、銀元兌換成“金圓券”,不惜采取軍事和特務(wù)手段強行索取、沒收,不交的甚至被抓去坐牢、殺頭。不少老百姓辛苦了一輩子、甚至是幾輩子攢下的硬通貨一夜之間變成了印有蔣介石頭像的面值為50萬、100萬不等的紙幣。而隨著戰(zhàn)局的緊張、銀根的收縮,這些“金圓券”一夕之間狂跌,老百姓欲哭無淚,這也是國民黨政權(quán)不得人心,最終垮臺的原因之一。 蔣介石運往臺灣的這筆錢財,今天看來興許不算大數(shù)目,但對當(dāng)時臺灣的750萬人口,以及金、銀、美鈔的實際購買水平而言,卻是一筆巨額財富。正是靠著它,蔣介石才穩(wěn)定了臺灣金融,控制了物價上漲,支付了150萬文武職員的工資、軍餉。一句話,穩(wěn)定了當(dāng)時的軍心、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