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幽花一樹明——《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李紈教子”銀幣賞析 |
該幣背景中,運用精細淺雕,體現(xiàn)古色古香的案幾上,放一只美女聳肩瓶,但見瓶中插著一枝紅梅,“旁有一橫枝縱橫而出,其間小枝分歧,或如蟠蠇,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筆”,彩印的花蕊盡顯胭脂之色,色澤艷麗、俊俏,好似透著“欺蘭蕙”的清香;這是李紈在“竹籬茅舍自甘心”的生活狀態(tài)中,所能夠保有的一絲閑情雅趣;一盆墨綠盆栽、一幅松鶴圖、大紅抱柱,盡顯侯門公府的雕梁畫棟的富麗、又顯示出簪纓翰墨之家的氛圍;本色鏡面采用反噴砂工藝,鑄造出明暗兩色光澤,看似一道陽光照進房內,烘托了溫暖、靜謐之氣,巧妙地沖淡了,幣面上母子相依為命的孤苦凄清。
李紈“竹籬茅舍自甘心”的生活狀態(tài)遮蔽了她許多天然的品性。其實李紈絕非庸碌之人,相反她頗具詩詞修養(yǎng)又兼理智公允而成為詩評專家,她有很高的藝術鑒賞能力,能從多種角度、多種風格去評價詩詞創(chuàng)作,并作出公平有說服力的裁斷。正如寶玉所說:“稻香老農雖不善作卻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評閱優(yōu)劣,我們都服的”。李紈的處世之才,可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謙和厚道、善解人意——寶玉賽詩失利,李紈派寶玉去櫳翠庵向妙玉討紅梅,以示懲罰。這任務既能使寶玉欣然接受而又雅致不俗,可謂一舉兩得之策。
作者就是這樣以他非凡之筆塑造了一位,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婦德馨香的女性,在賈府媳婦群像中,她不同于“嫌隙人”邢夫人、“慈善人”王夫人以及“弄權人”王熙鳳,而是一個“大菩薩”、“善德人”。李紈的“晚韶華”,是作者對李紈這一品行完美之人,一生不幸的補償。也符合坊間教子育兒、好人好報的傳統(tǒng)觀念。該幣圖,寓情、于景、于教、于禮皆可為欣賞、收藏之上品。(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連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