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錢幣收藏家王希賢(張春嶺)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1月上旬,如需轉(zhuǎn)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zhuǎn)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m.024w.cn/),謝謝! 清未民初之際,是我國錢幣收藏的黃金時期,它上承乾嘉以來文人士大夫好古成風的的余緒,依托鐵路、電報等新興交通通訊工具帶有的資訊、信息革命,大大拓展了收藏家活動的舞臺,為收藏大家的涌現(xiàn)提供了豐厚的土壤;顒釉谕粫r期的錢幣收藏家王希賢,就是憑借膽識和得天獨厚的機緣成為大家的。 說王希賢有膽識,是因為在別人傾心古玩的時候,玩起了不被人們重視的今玩。那個時代的收藏家,見面所津津樂道的,是古錢五十大珍,而對于晚清時期才新近興起的機制幣,并不看好。王希賢卻很有超前意識,他不僅玩古錢,還將近代的金銀幣、銅元納入了自己的收藏范圍,比如“光緒通寶山東壹文”機制黃銅幣,因為存世僅有五枚,早在60年前已被中國泉幣學社的藏家們共同譽為一文銅幣之王。而其中的三枚早期就是由王希賢收藏的。光緒年間的“丙午年造”(1906年)、“丁未年造(1907年)的庫平一兩金幣,原來是袁世凱為慈禧太后鑄造的賞錢,但因為錢幣上只鑄有漢字而沒有滿文,惹得老佛爺很不高興,沒有使用就被打進了冷宮,雖說只鑄造了一千枚,也沒有人識得是寶,流傳出來的,多數(shù)又回爐到金店了。王希賢抓著機遇,加價收購,兩種金幣收藏有幾十枚之多。 王希賢的錢幣收藏,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家學淵源。王希賢的父親王茂田,曾任晚清吉林機器制造局(即吉林造幣廠)領(lǐng)監(jiān),他原來是雕模手出身,職業(yè)的玩錢人,當官以后,又與各地鑄錢局及晚清戶部鑄錢部門有很深交往,是個常年在鑄錢界“打滾兒”的人物。官場上退下來之后,還在東安市場雜技場一帶,開設了一家古錢鋪,名“義啟齋”,經(jīng)營各種古玩,其中古錢為其大宗。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王希賢聽的是錢,看見的是錢,耳濡目染的功夫,比起上了多少年的博物專業(yè)都管用。 王希賢另一機緣,是緊鄰一座藏錢的富礦。他家住在北京北新橋南香餌胡同新安12號,而5號住的,卻是一家號稱“瑞府”的皇親。說起瑞府,那是很有些來頭的。瑞府出最過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