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郵品拍賣的思考 |
都不特別招收藏者和投資者待見,幾乎看不到資金博弈的情景,這種偏見應(yīng)當慢慢地得到改變;這就需要人們加快對于它們研究的步伐,研究創(chuàng)造價值不能成為一句空話,而應(yīng)該得到某種落實,這樣才能使得珍郵在總體布局上不出現(xiàn)大的不平衡狀態(tài)。對于珍稀郵品的拍賣最好能分散開來,不要過于集中將珍稀郵品展現(xiàn)在收藏者和投資者面前,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產(chǎn)生負面影響,這樣不利于穩(wěn)固它們在市場中的原有地位。蘇富比拍賣行曾于2013年7月中旬在倫敦舉行“英國郵政博物館及文獻庫收藏之珍稀郵票拍賣會”。收藏家可搜集英皇喬治五世、英皇愛德華八世和英皇喬治六世時期的精選郵票,其中包括海馬系列郵票和通用郵票。此次拍賣共推出191件拍品,總額逾500萬英鎊,對于收藏家來說可說是一場盛會。但是,這場拍賣會卻慘淡收場。究其原因在于珍稀郵品過多及市場需求的持續(xù)低迷,沒有了實實在在的需求,一切珍稀郵品都是”紙老虎“;人們對于對于珍稀郵品的基本認識,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xiàn)于存世量,珍稀郵品的集中登場,無疑動搖了它們的市場價值,而需求的驟降,又使得這種價值進一步縮水和弱化。 決定一個品種潛力高低的因素可以列出一大堆,比如說當時的市場格局如何、是否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發(fā)行量的多少、面值的高低,郵票的枚數(shù),等等;這些因素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資金的博弈程度以及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在許多時候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曲高和寡是珍稀郵品的軟肋,收藏者和投資者不妨從那些價格仍在低位的大眾化品種為切入點,一旦碰到了某些可遇不可求的品種之時,只要價格合理,一定要果斷出手,否則機會就沒有了。像特60“金絲猴”全張票、特75“服務(wù)行業(yè)中的婦女”、特66“知識青年在農(nóng)村”、文2“毛主席大招手”版票等品種雖不是十分珍貴,但在市場上買到品相絕佳的并非易事,遇到了就不要放棄。首日封對于收藏者欣賞郵票,了解郵票發(fā)行的意義或者從事集郵研究,增長知識頗有益處。同時,首日封也是研究集郵史和郵政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料。收集首日封是一項非常有樂趣的集郵活動,在國際上較為盛行,美國還建立了首日封研究會。 收藏的最大樂趣在于它孜孜以求的過程,最終的結(jié)果如何或許并不是最為重要的。T46“庚申年”郵票首日封在1982年還被評為“新中國最佳首日封”;紀94“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郵票及小型張首日封的發(fā)行量大約只有1000枚左右,這些首日封在今天已成為難見的珍品。特44“菊花”、特47“西藏”、特56“蝴蝶”、特61“牡丹”等中國集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