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已近50萬元/枚 |
五千元“蒙古包”在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地位僅次于牧馬圖,其價格經(jīng)過金融危機后又回復到近50萬元/枚,但目前市場上少有流通。 文/圖/表 記者林琳 五千元蒙古包在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地位僅次于牧馬圖,與“牧馬圖”并稱為第一套人民幣中的“雙至尊”。其價格經(jīng)過金融危機后又回復到近50萬元/枚,但在市場上少有流通,全品更是難以出現(xiàn);在拍賣市場上可見到的最好品相僅為9品,其他多為6、7品。 價格回到巔峰水平 數(shù)年前有資料顯示,“蒙古包”的存世量僅有100枚左右,但在市場中幾乎無法見到全品的蒙古包,主要是其面值較牧馬圖低,流通相對更為頻繁。在歷年拍賣市場中可見到的最好品相為9品,其余多為6、7品。其中拍賣成交價最高的是今年5月在中國嘉德成交的一枚8.5品紙幣,成交價為32.48萬元。 在上世紀90年代,蒙古包的價格已達2萬~3萬元/枚(均以9品以上為標準),1997年達10萬元以上,2007年價格近50萬元。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其價格一度跌低30%~40%,目前價格基本回復到2007年的水平。 真?zhèn)舞b定: “蒙古包”暗記成鑒定重要標準 “蒙古包”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的伍千圓券之一,發(fā)行于1951年,尺寸為140×75mm。蒙古包與牧馬圖相比,最大的鑒定特點是有暗記存在。正面的右圖蒙古包頂部有“蒙古”兩字,背后中央蒙文上有“5000”數(shù)字、中間蒙文中有一個“人”字暗記。 雖然暗記位置隱蔽,但非常清晰,主要是印刷時使用鋼板印刷,效果細致生動。而新仿的或使用高清復印,或重新制版印刷,效果較為模糊和缺乏立體感。 另外,與牧馬圖一樣,蒙古包的紙張表面也有毛茸感,紅色印章和阿拉伯數(shù)字都有“透底”特征(即紅色顏料可透紙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