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古畫收藏愛好者樓先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收藏的一張83年前的兩角鈔票上的圖像,竟然和自己先前收藏的一本英國著名畫家在1843年繪就并出版的畫冊上的畫一模一樣,那幅畫叫《寧波的棉花田》。
鈔票上用了描繪寧波的古畫
168年前,英國著名畫家阿羅姆(1804-1872)出版了自己的一套關于中國的畫冊——《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筑和社會風俗》,其中有多幅畫作描繪了當時的三江口、乍浦古鎮(zhèn)、海邊棉田等風景。時過境遷,1928年,天津勸業(yè)銀行發(fā)行的兩角紙幣用了其中的《寧波的棉田》畫做背景。
昨天,記者在樓先生提供的圖片中發(fā)現(xiàn),英國畫家阿羅姆在畫作下方用英文做了標注:“Cotton Plantations at Ningbo”意思為,“寧波的棉花田”。
再看1928年天津勸業(yè)銀行發(fā)行的這版兩角的紙幣,背景畫面正是英國畫家阿羅姆的《寧波的棉花田》這幅畫,只是畫面質量比原作遜色不少。
另據(jù)了解,該套紙幣中,面值一角的紙幣,背景畫面也是《寧波的棉花田》。
古畫出自英國名畫家
記者了解到,阿羅姆并沒有到過中國,其創(chuàng)作主要借助了,1793年訪問中國的英國馬嘎爾尼使團隨團畫師威廉·亞歷山大的畫稿,然后再創(chuàng)作成自己風格的水彩畫,并配上了歷史學家賴特的文字說明。
1843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剛結束,阿羅姆的畫卷就在倫敦發(fā)行,并迅速成為英國乃至歐洲最有名的畫冊,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的窗口。
昨天,記者查閱了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阿羅姆的這一畫冊的中文版《大清帝國城市印象》。整個畫冊由120余幅水彩畫組成,其中寧波的三江口、乍浦古鎮(zhèn)、寧波棉花田都在其中。
畫中的寧波棉花田在哪里?
寧波的棉花田,簡單一個注釋留下懸念。這是寧波哪里呢?從畫面可以看出6個信息:1、在寧波沿海;2、有棉地;3、幾處山峰;4、有城墻的城鎮(zhèn);5、有古塔;6、有河流和護城河。
樓先生的朋友莫非認為,余姚和寧海應該排除,因為當時的余姚和寧海分屬紹興和臺州。
也有人表示,該畫描繪觀海衛(wèi)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在觀海衛(wèi)城北,衛(wèi)山的它山嶺有寶塔聳立,周圍的山脈形狀、舊城墻遺存、河流走向也與畫面有些吻合,而這一地區(qū)也適合棉花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