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發(fā)行紙幣考 |
發(fā)布日期:08-11-03 09:28:43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diǎn)擊: |
僅說潞州銅匠,明朝初的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年)、永樂二年(
1404
年)、三年(
1405
年)、五年(
1407
年)間,朝廷為北上移都,營建皇宮紫禁城,曾
4
次移無田之民,賜寶鈔,免租,這其中包括了大量有手藝的晉東南潞州、澤州等地匠人進(jìn)京,人數(shù)超萬余。明中期時(shí),潞澤商人就在京城的崇文門建有自己的行業(yè)會館“潞安會館”。會館內(nèi)的乾隆十一年(
1746
年)《重修爐神老君殿碑》記載:“都城崇文門外,有爐神庵,存前明張姓碑版。我山右之賈于京者,多業(yè)銅、鐵、錫、炭諸貨。以其有資于爐也,相沿尸祝爐神。其伏魔殿,佛殿前后,修舉于潞商!蹦菚r(shí),安定門外的銅匠字號
50
余處,多是前店后場,在前門的鬧市區(qū)同樣有經(jīng)銷銅、鐵器皿的恒盛毓、恒裕泰、合義廣等商鋪
10
多家。供職于朝廷工部、戶部鑄制錢幣的手工匠人也不在少數(shù)。這些手工匠人直接參與了為朝廷鑄造制錢,鑄造紙幣寶鈔印版的工作。然而,在搖搖欲墜的明王朝,京城的貨幣經(jīng)濟(jì)混亂不堪,寶鈔貶值得視同廢紙,印版早已是微不足道之物。而此時(shí),對辛辛苦苦鑄出印版的潞州銅匠來講,眼見自己的產(chǎn)品隨著大明朝的結(jié)束而變?yōu)椤皬U物”,自然是“弊帚自珍”,趁著兵慌馬亂,連人帶物避難回了家鄉(xiāng)。銅匠的后代們一輩輩地視為“祖宗的榮耀”,供奉在祖先的牌位上,密不視人,流傳至今,才為我們保存下了難得一見的“大明寶鈔崇禎版”。
|
上一篇:人民幣的收藏意義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