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新莽墓出土金錯刀錢幣鑒賞 |
發(fā)布日期:13-03-27 09:01:46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文物鑒定與鑒賞 作者:張永清 |
一刀平五千(M26:7) 一刀平五千(M26:7) 金錯刀(正面) 金錯刀(正面) 金錯刀(反面) 金錯刀(反面) 張永清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鄭州 450052) 2011年11月底,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原區(qū)保利百合二期工程區(qū)發(fā)掘出土兩枚新莽時期刀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二字為錯金,故又名“金錯刀”,也稱“錯刀”,價值頗高。 兩枚“金錯刀”出土于M26中。M26保存非常完整,屬新莽時期墓葬,呈刀把形,方向165°,由墓道、墓室組成。墓道北向,豎穴直壁,平底,長2.6米,寬1.1-1.2米。墓室用小青磚券成:墓壁用青磚順置錯縫砌成,1米處起券頂;墓底用青磚順置連縫鋪成,僅在近門處一排為橫鋪;墓門處無封門磚,僅見平鋪兩排土坯,高0.2米。青磚規(guī)格統(tǒng)一,長28、寬14、厚6厘米。墓室內(nèi)未見人骨、葬具,隨葬品有陶罐1、陶甕1、陶壺2、陶灶1、釉陶器1、銅鏡2、鐵劍1、鐵刀1等10件以及“金錯刀”2枚、銅錢“大泉五十”29枚。 兩枚銅錢完整無缺,銅制精良,品相極好,其形制、大小相同,體長7.3厘米,分別重33.5克、36克,由刀環(huán)、刀身組成。刀環(huán)如方孔圓錢,直徑2.7厘米,穿孔上下鐫有陰文“一刀”二字;刀身長4.6厘米、寬1.1-1.4厘米,身上以陽文篆刻“平五千”三字。錢幣造型古拙穩(wěn)重,制作精美,外廓高挺,對文字保護(hù)甚佳。“一刀平五千”五字書寫流暢,氣勢生動,毫不呆滯,承襲了戰(zhàn)國時期幣面銘文“一筆過”的特征,尤其是“一刀”二字以黃金平錯鑲嵌其間,是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舉,象征高貴、富有、華美。唐代孔穎達(dá)在對《禮記·檀弓(上)》的疏文中有如下描述:“錯刀金鏤之,刀形如泉,其邊作刀字形,后世因呼錢為錢刀!蓖趺r期,錢制混亂,但鑄錢質(zhì)量堪稱一代鼎盛,鑄造的錢幣“金錯刀”、“六泉十布”等均以工藝精美而受到歷代推崇,清代著名學(xué)者、錢幣收藏家戴熙在《古泉叢話》中盛贊王莽道:“為古今第一鑄錢手,人皆有一絕,莽為錢絕”。 “金錯刀”是王莽篡漢之后第一次托古改制而更鑄發(fā)行的一種刀形貨幣,在全國流通時間僅三年。據(jù)《漢書·王莽傳上》記載:“(居攝二年)五月,更造貨:錯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錢,一直五十。與五銖錢并行,民多盜鑄者!!薄稘h書·食貨志下》亦記載:“王莽居攝,變漢制,……。又造契刀、錯刀!e刀,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芍敖疱e刀”鑄行于居攝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