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這其中又以“六字刀”最享盛譽,其幣文為“齊返邦長法化”。據(jù)說它是齊襄王破燕復國的紀念幣,世上僅存數(shù)十枚,每枚價值當在數(shù)十萬元人民幣之巨。在考古發(fā)現(xiàn)中,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目前考古出土的齊大刀都為窖藏,從未在齊國古墓中發(fā)現(xiàn),是何緣由至今未解。
戰(zhàn)國圜錢的收藏價值同樣不低于布幣、刀幣,在此次嘉德春拍古錢幣專場中,一枚面文鑄有“衛(wèi)釿”,最高估價為5萬元的戰(zhàn)國圜環(huán),竟拍出了33.6萬元的高價。
楚國錢幣在先秦貨幣中獨樹一幟,采用青銅貝為幣,正面多有單字銘文,或似一張鬼臉或似一只螞蟻附于人鼻之上,所以又稱“鬼臉錢”或“蟻鼻錢”,這種錢幣的價格一般不貴,多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較之蟻鼻錢珍貴的則是楚“爰金”,這是一種方形的小型金幣,平時連成一塊金版,使用時需用刀將其割下。
未來古錢幣收藏的發(fā)展趨勢
目前,古錢幣收藏的另一熱點是不求孤,只求美。所謂的“孤”是指孤品、絕品,美是指品相完美的美品或極美品。這種現(xiàn)象不難理解,因為隨著收藏古錢幣的人越來越多,一味地追求孤品、絕品,不但花費重金都可能買不到,就算買到了孤品、絕品,作為收藏品,一枚品相完好的普通錢幣,比品相很差的孤品更具觀賞性。
至于美品古錢,當首推金代的篆書“泰和重寶”折十大錢,該錢為金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鑄,銅質(zhì)優(yōu)良,體態(tài)渾厚,制作精美,面文“泰和重寶”四字為玉筋篆,直讀,由當時的文學、書法大家黨懷英所書,其字精純典雅,美不勝收。“泰和重寶”其做工之精湛與近代機制錢媲美,故雖傳世較豐,仍深受藏家喜愛,所以其市場上的價格也就相當?shù)母,多在幾千元,這次嘉德春拍上的一枚估價為1500元的“泰和重寶”合背錢,最后以約6500元落槌。
新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其制作之精美,在古錢幣收藏中也是大眾追逐的美品,其上“一刀”二字采用錯金工藝,故又俗稱“金錯刀”,所謂“平五千”即在當時此一枚錢價值5000枚五銖錢。該錢很早即被人們視為收藏的珍品,早在東漢時,著名文學家張衡就有“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的贊美詩句。另外,南北朝時北周的“五行大布、布泉、永通萬國”也是不可多得的泉中美品,這三種錢幣書體采用玉箸篆,精美絕倫,合稱為“北周三品”。在古錢收藏中性價比最好的還應是北宋徽宗時期鑄行的“大觀通寶”和“崇寧通寶”,其御書“瘦金體”挺拔娟秀,甚為美觀,如此精美的“大觀通寶”價格卻只有300元,而“崇寧通寶”更是只有30元的價格。
“不求孤,只求美”的準則在近代機制銀元的收藏中同樣盛行。據(jù)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郵品錢幣部的郭學廣總經(jīng)理介紹,曾經(jīng)有一枚普通的“袁大頭”在拍賣中拍出過3萬元的天價,要知道,市場上一枚普通的“三年大頭”其價格只有200元左右,之所以拍得如此之高,就是因為品相極佳。在“龍洋”中最為普通的“北洋造·光緒34年·庫平七錢二分”銀元一般價格不過400元,但要是品相好可以賣到8000元。
郭學廣告訴記者,目前人們“不求孤,只求美”的收藏理念只是古錢幣收藏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經(jīng)階段,隨著人們收藏古錢幣品位的進一步提升,人們收藏古錢幣的理念會向追求“孤美”錢幣的方向發(fā)展,即在追求美品錢幣的同時,追求其稀缺性。而當前人們收藏古錢幣的理念尚未達到這個層面,還僅限于“只求美”的這個階段,在這次的古錢幣拍賣中就有相當?shù)捏w現(xiàn),例如一枚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不但極其稀少,而且品相極為完美,是已知的七枚樣幣中品相最好者,估價為160萬元至200萬元人民幣,最終卻流拍了。價格貴是一方面,而人們收藏古錢幣的理念尚未發(fā)展至此則是深層原因。隨著古錢幣收藏的日益深化,追根求源必然成為趨勢,比如眾所周知的“大清宣三曲須龍”壹圓銀幣,在最初戶部造幣總廠的設(shè)計過程中,設(shè)計了“長須龍”“短須龍”“曲須龍”三種,而最終卻選擇了“曲須龍”,要追尋選擇“曲須龍”的原因,人們必然會去研究“長須龍”和“短須龍”,而此兩種錢只有不多的樣幣存世。
在未來追求“孤美品”的同時,多元化的古錢幣收藏趨勢也會加深,比如不同版別的收藏、斷代的收藏、配套的收藏等等?傊,在可以預期的將來,古錢幣的收藏仍然是文物收藏領(lǐng)域的一大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