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通寶鑄于宋高宗趙構(gòu)建炎年間(1127—1130),是南宋的第一種年號錢。建炎錢幣,銅、鐵錢并行,錢文有隸、真、篆三種,有元寶、通寶、重寶之稱,分別為折三、折二、小平錢三種錢式。其中建炎通寶錢文有真、篆兩種,有折二、折三、小平錢三種。折二、折三存世較多,小平錢存世較少,而且版別眾多。
筆者近日發(fā)現(xiàn)一枚罕見的“炎”字反寫的建炎通寶小平錢。是錢直徑25毫米,穿7毫米,重3.8克,錢文真書直讀。其中炎字反寫,炎字由上下“火”字組成,上面“火”字“人”部,寫得似“人”非人,似“入”非入,模棱兩可;下面“火”字“人”部則寫成“入”字。一筆之誤,使炎字造成反書,變?yōu)殄e(cuò)版錢幣。
在中國歷代方孔圓錢中,曾出現(xiàn)過三字反寫的錢幣。其中漢代的傳形五銖的銖字反寫一字。傳形貨泉的貨字反寫第二字。傳形錢幣錢文易位反寫,但因篆文對稱結(jié)構(gòu)的特殊寫法,使其中的五字和泉字沒有造成明顯反書。第三字反書則是唐代會昌開元的個(gè)別背京錢的京字反寫。以上三字反書錢幣錢譜皆有著錄。而這枚反炎的建炎通寶錢由于罕見緣故,至今未見收錄入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