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年由吉林機器官局鑄造的三錢六分銀幣。這是我國第一套機制銀幣,因未公開發(fā)行,存世極少,全世界僅有3枚。
昨日美國已故亞洲錢幣收藏家霍華德·富蘭克林·包克先生的家族后裔——高登·包克和卡洛琳·包克向沈陽金融博物館捐贈了其祖父生前珍藏多年的一批中國近現(xiàn)代機制的銀幣,以完成祖父將畢生所藏捐贈文博機構(gòu)做公開展示的遺愿。
其中一枚光緒十年由吉林機器官局鑄造的三錢六分銀幣是我國第一套機制銀幣,因未公開發(fā)行,存世極少,全世界僅有3枚。
包克先生生前曾擔任華盛頓美國國家博物館亞洲錢幣館館長,是美國二十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最具有成果的中國錢幣研究學者之一。
在昨日舉行的捐贈儀式上,高登·包克說:“祖父沒上過大學,但是他自學過很多語言,包括日語、韓語和流利的廣東話。他還收集了大量的中國古代書籍。 ”
包克先生于1970年去世。他不愿用他收藏的錢幣換取大量的錢財,而是無償?shù)鼐栀浗o文博單位。為了捐贈,包克家族的后裔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果祖父能看到,他收藏的中國錢幣能夠在沈陽金融博物館展出,他不知會多高興。 ”高登·包克說。
館長郭俊勝說,在博物館的建議下,包克家族特意挑選了50多件清代和民國時期遼寧、吉林兩省的流通貨幣作為捐贈文物。
其中一枚是中國機制銀幣的開山之作——“光緒十年(1884年)吉林機器官局監(jiān)制廠平三錢銀幣”。記者看到,這枚銀幣正面中心位置鑄有“光緒元寶”字樣。外面鑄有“辛丑”、“吉林省造”、“庫平三錢六分”字樣。背面是龍紋圖案。
博物館研究室副主任劉磊說,這枚銀幣全世界僅存三枚,其中兩枚在美國,一枚在日本。
沈陽一名專門研究近代錢幣的收藏愛好者介紹了這枚銀幣的小故事:當時吉林將軍希元為穩(wěn)定金融市場,上奏朝廷說:吉林省制錢(指古錢,方孔錢)缺乏,市面日益蕭條,經(jīng)再三商量,只有仿照制錢式樣鑄造銀錢,以解決現(xiàn)錢短缺的問題。奏準后,于光緒十年先從軍餉中提銀5000兩,令吉林機器官局(即兵工廠)鑄造了廠平一兩、七錢、半兩、三錢、一錢5種面值的足色銀元。
一般稱這套銀幣為“中國第一套機制銀幣”,是我國用小型機器制造的較早的一批銀元。其文字、圖案據(jù)傳皆出自當朝金石書法名家吳大澄手筆。吉林廠平銀幣雖由機器官局鑄造,但并非使用近代造幣設備,仍屬銀餅性質(zhì)。不合民間使用習慣,面世不久便被廢止,傳世極少。在中國造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每種面值均極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