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收藏版本的形成 |
發(fā)布日期:10-08-15 10:48:2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五一三 |
多歲高齡時仍每年赴承德木蘭秋狝,令今人欽佩。 這樣一位皇帝,也同樣酷愛收藏。乾隆在位長達60年,后又做了四年太上皇,當之無愧地是中國歷史在位最長的皇帝。政事繁重,日理萬機。但一獲閑暇,他就會取天下寶物自我欣賞,吟詩作賦,倍加贊賞。清檔記載著乾隆帝每一次賞古,在三希堂那半間小屋,古物向一國之君訴說著往事。那一刻,乾隆帝身心得以放松,精神獲得慰藉。這有《弘歷賞古圖》為證。 我們今天獲得一件乾隆時期的文物已是欣喜,二三百年的時間對歷史不過一瞬,但對我們已是遙不可及。在文物面前,不僅我們是過客,連鼎鼎大名的弘歷依舊也是匆匆過客。我們在文物面前走過,帶著它傳授給我們的文化信息。我們接受,我們享受。中華文化就這樣通過一件件具體的文物一代代地傳承。 盛世收藏,亂世黃金。太平天下,百姓衣食富足,便感到精神世界開始空虛。他們需要精神物質(zhì)來填補內(nèi)心的空白。當我們捧著一個白瓷碗時,我們應該知道古人用了上千年的努力,才擺脫了燒瓷中的“黑暗”,同時擺脫了黑瓷碗在吃飯時給心中留下的陰影。當我們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來表達某一種決心時,我們應該了解中國人使用玉的歷史。美石為玉,中華民族對玉石的頂禮膜拜,歸納為玉有五德,仁義智潔勇。還有什么理念比這五德更具魅力么?所以古人諄諄告誡: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藏家佩玉的沾沾自喜就來自于此。 我寫這篇文章時,北京驚雷滾滾,夏季夜晚的雨下個不停,一只撿來的大貍貓不耐煩地臥在我的桌上,看我寫作。我驚異我們兩個互相生疏的面孔,在這一刻為何如此和諧?有生命的物質(zhì)與無生命的物質(zhì),在這一刻獲得平衡。歷史不會停歇,一刻不停地向前,留下的是物質(zhì),帶有文化特性的物質(zhì)就是文物。它是一個證物,證明中華民族曾有過怎樣的輝煌,證明人類進步每一步是怎樣的不易,這些信息構(gòu)成了文明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