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儲錢器物"撲滿” |
發(fā)布日期:09-10-12 08:47:32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 |
1998 年,福州市文物部門為了配合位于福州市冶山路的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建設工程項目開展先期考古發(fā)掘,在發(fā)掘過程中,在宋代地層中出土了一陶制撲滿。此撲滿為粗砂黃陶質,通高10.7厘米,腹徑12.7厘米,底徑8厘米。器形豐滿,外觀近似球形,頂部呈圓弧形,圓鼓腹,近足部開始內斂,平底。上部開一狹長形縫投幣孔,投幣孔長3.5厘米,寬僅0.3厘米。底部有一取幣孔,長3.5厘米,寬1厘米。器身隱約有一圈圈的弦紋,可知它是由輪制而成的,器物制作工藝工整。
“撲滿”為我國古代儲錢的器物,還有別稱如“缿”、“慳囊”、“積受罐”,今天則叫儲錢罐。撲滿的材質多樣,有泥制、陶制、瓷制、竹制等。古代撲滿多為陶制,少數(shù)為瓷制。中國古代在相當長時間內通行貨幣是“天方地圓”的錢幣,“有乾坤之象,內則其方,外則其圓”。這也是儲錢容器取其義器型多呈飽滿渾圓之故,上開一條能投放銅錢的狹縫,它的妙處是硬幣可以放入,不易取出。當錢罐裝滿之后,破罐取之,因此留存至今的古代完整撲滿極少,筆者簡介的這枚撲滿對我國民族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具有實物研究價值。 儲錢的器具最早叫“缿”,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文獻記載,見于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秦律十八種·關市律》:“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必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貲一甲!睎|漢《說文解字·缶部》:“缿,受錢器也,從缶,后聲。古以瓦,今以竹。”而《漢書·趙廣漢傳》載:“又教吏為缿筩!鳖亷煿抛ⅲ骸叭艚袷㈠X藏瓶,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崩憺楣糯鷥﹀X或接受告密信件的瓦具或竹器;錢缿,即最初的儲錢罐,口小,可入而不可出。今王先謙《漢書補注》引沈欽韓說:“撲滿者,……即缿也。”由此可知缿即撲滿。 “撲滿”是漢代時期對儲錢罐的俗稱,“撲”有打破之義。為什么叫“撲滿”?古代雜史著作《西京雜記》第五卷有一則典故: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丞相公孫弘,年輕時家境貧寒,出身鄉(xiāng)鄙,后來在京師考試中被錄為博士,上任前鄉(xiāng)里友人鄒長倩贈了他三件東西,其中一件就是“撲滿一枚”,并贈詞:“……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土,粗物也,錢,重貨也。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撲之。士有聚斂而不能散者,將有撲滿之敗,而不可誡歟?故贈君撲滿一枚!苯琛皳錆M”之義提醒公孫弘為官要廉潔,要保持簡樸之生活,清廉之操守。否則必遭“撲滿”“碎身”之禍,其中勸誡的殷殷之情,可謂用心良苦。此后公孫弘位居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