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2011理財市場 |
去年銀信合作“蜜月期”結束,讓一些理財師認為,2011年理財產品市場將繼續(xù)“清淡”,缺少創(chuàng)新。但對于追求穩(wěn)健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來說,2011年的理財市場,將去何處“挖金”? 單從收益率來看,去年各類理財產品表現各異:外幣債券類產品的平均收益率最低,結構性產品收益率最高。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0年商業(yè)銀行共發(fā)行約9958款理財產品,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表現差異較大。人民幣債券類產品到期平均收益率為2.33%,外幣債券類產品到期平均收益率約為1.8%,信貸類產品到期平均收益率為3.42%,結構性產品則為3.73%。但在今年,結構型理財產品應該如何選擇掛鉤的投資標的呢? 去年黃金投資嘗到了甜頭后,銀行繼續(xù)決定在該領域深度“掘金”。交行理財師李吉表示,經歷了一波調整的黃金走勢仍被繼續(xù)看好,投資者可以繼續(xù)考慮掛鉤黃金和商品的結構性理財產品,而春節(jié)后或將是個不錯的買點。他指出,鑒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加息預期,投資者可以重點選擇一些短期產品進行配置。而在春節(jié)后,也可以逐漸配置一些3月-6月的理財產品,以組合的形式來提高資產收益率。 但業(yè)內人士表示,結構性產品的高風險一定不能忽略。若產品的投資方向與市場一致則可獲得較高的收益;反之,則有可能收益為零,甚至負收益。但從收益率來看,結構性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并不能完全反應實際情況,負收益率產品仍然不在少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