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錠收藏大玩家(張春嶺)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11月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m.024w.cn/),謝謝! 原臺灣第一商業(yè)銀行經(jīng)理張惠信,從事錢幣收藏和研究三十多年,尤以銀錠收藏和研究獨步收藏界,他收藏的銀錠品類繁多,價值昂貴,不論從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都超過臺灣歷史博物館幾十倍。 張惠信對我國歷史上的貨幣興趣濃厚,平時收藏了不少的歷代古錢,唯獨缺少銀錠,為此常常感到遺憾。為了一睹銀錠風采,他經(jīng)常去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賞展品中那七八件清代銀元寶。別看那里只有重量百兩左右的元寶,在當時的臺灣,可是了不得的寶貝,許多錢幣愛好者不遠千里掏腰包買票參觀,也就是為了看看那些可愛的元寶們一眼。張惠信看的次數(shù)越多,心中便產(chǎn)生了想摸摸它們的沖動,心想便是摸一次要一百塊錢,也心甘情愿。那樣貴重的寶貝能是隨便讓人摸的?張惠信只得隔著一層冷冰冰的玻璃,甚至將臉貼在玻璃上,想看出個究竟來。 張惠信對銀錠的“癡情”似乎真的感動了“上蒼”,一個讓他想也不敢想的機會來臨了。1984年元月,一位熟識的古錢商給他打電話,說剛從香港買到一批古銀錠,有的還蓋有“捐輸”、“地丁”、“鹽課”、“厘金”等字樣,問他有無興趣收藏?張惠信一聽,就像短跑運動員聽到了發(fā)令槍響,開車飛奔到古錢商的店里,古錢商從保險柜中搬出了四五十件大大小小的銀錠,有五十兩的馬蹄銀、方錠,十兩的元寶、砝碼形、圓形錠,有五兩上下的圓課錠、馬鞍形錠,也有一兩左右的小元寶、碎銀子。這些銀錠中,十兩以上的都蓋有州縣名稱、鑄造年月、銀匠姓名,有幾件加蓋有稅目名稱。細加考究之后發(fā)現(xiàn),這些銀錠都是老古董,絕無假冒偽劣之嫌,更讓他驚喜的是,五十兩的大元寶只要二三萬元,十兩左右的也不過七八千元,只是幣材的二倍,而當時的行情,民國三十八年臺灣版的五角銀幣,價格也在同重銀價的五倍以上,這樣的價格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于是除了有嚴重損傷的,他全部買了下來。前前后后,一共從古錢商那里購買了200多件、重約2000兩的銀錠。為此他只好將所有的股票賣掉,并向銀行借了一筆小額融資。 店主后來說出了這批銀錠的來歷。原來他是在香港一家雜銀大盤商那里發(fā)現(xiàn)的,是那位大盤商歷年從大陸進口的幾噸雜銀中挑選出來的。這些雜銀中有豆塊銀餅、各種廢銀飾、銀器、銀元、銀塊,因為看它們是古物,不忍心當廢銀熔化,就一直存著。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