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郵海小蝦) |
97后的郵人不斷地尋找著猴二世,十多年來,猴二世沒有找到,卻放走了猴一世的升幅。精品的產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而97后的郵市一樣也沒有。已經沒有力氣去聲討郵政,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參與者的無知與自負讓簡單而真實的投資機會一個個從身邊錯過。一個市場從產生到發(fā)展總要跨越過兩個重要的階段,第一階段是野蠻增長,最大的特點就是瘋狂與冒進;隨著97后劇烈的調整,郵市進入了精耕細作的第二階段,整體長熊短牛,精品步步為營。 當我們不斷詬病這個市場中的種種問題的時候,市場還是按著它自有的步伐慢慢地發(fā)展。多少個想玩弄市場的人最終被市場踩在腳下,不光是那些大戶和莊家,還有郵政。終于郵人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想改變這個市場,應該學會順應這個市場。 拿著對的東西的郵人會說,這分明是一個慢牛市場;拿著錯的東西的人卻說,這十幾年,別說跑贏物價,就是能拿回本錢就不錯啦。97后的郵市和07后的股市十分相像,股市從指數看至今已跌去三分之二,然而好的股票卻長了十倍有余。股市中有個叫巴菲特的老人,傳播著一個理念叫做價值投資。淺顯地翻譯給郵市,就是把錢放在這個市場中有價值的標的上。 郵品的價值到底在哪里?這些年,郵政以為,郵品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新。于是我們看到了無齒、小板、絲綢、聯體、異形、多媒體等等。然而,這些所謂的創(chuàng)新卻無法長期得到市場的認同。文化產品的創(chuàng)新不是簡單地臆造,是需要精神層面的創(chuàng)造,有時甚至是反社會發(fā)展的,比如文革時期的盲目崇拜和洗腦式地信仰卻意外地誕生了一系列的精品。 投資也許既不是什么技術,也不是什么理念;或許是一種悟性,一種對于真、善、美的發(fā)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