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輕質的光緒通寶出譜品 |
發(fā)布日期:12-04-20 08:29:53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 |
清末時期,大清王朝處處呈現出山雨欲來政權搖搖欲墜之勢,加之通貨膨脹嚴重,民不聊生,光緒皇帝在內憂外患重壓之下,不得不命各鑄錢局加班加點鑄錢,以應對王朝將傾覆的頹勢。 除中央戶部直屬的寶泉、寶源局外,全國各地的其他二十多個鑄錢局也在日夜鑄行小平錢和大錢。因手工鑄造趕不上用,就買來洋機器壓制,最后導致原來小平錢中的大錢變成小錢。現在留存下來的大多是些形如指甲輕如紙片的小錢、劣質錢。 這枚光緒通寶錢,是中央寶泉局的機制幣,直徑只有1.7厘米,重量不到0.8克,黃銅材質,字口深峻。此錢雖然小而輕薄,但官鑄氣派十足。其銘文一絲不茍且清晰可辨,為很規(guī)矩的宋體字,是一般民間私鑄小錢銘文模糊不清、字口粘連所不可比擬的。此錢內外緣、穿口整齊劃一,光潔如新,似未進入過流通領域的“原光幣”。最奇怪的是,此錢正面的錢文四周布滿了大小不一的“鑄瘤”,形如砂粒。照理說用大機器沖壓小錢,錢面上不應留有這種痕跡。還有更重要一點是錢文上的改變:光緒的“緒”字,在光緒所有錢幣上,“絞絲旁”的最后一筆為“三點”,而這枚錢卻將其改為一橫,這在所見過的光緒通寶錢幣中可謂獨樹一幟。 盡管當時大清王朝氣數殆盡,但作為祖制留下的鑄錢規(guī)矩,仍然是不允許有絲毫的改變,否則將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筆者推斷這就是這枚小錢之所以沒有進入流通市場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