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把銀元作為占領中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的工具。他們以成色90%左右的銀元和成色95%以上的中國紋銀交換,牟取暴利,造成國內紋銀外流,銀價高漲,市場恐慌,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加速了封建社會及其幣制的崩潰,同時也刺激了中國幣制改革,促進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幣制形成。
光緒十三年(1887)正月,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試鑄銀元,是年清廷準奏。1889年由廣東造幣廠試鑄的“龍洋”獲成功,1890年開始投放市場。嗣后,各省紛紛設廠仿鑄,所鑄銀元統(tǒng)稱為“龍洋”。然而,各省鑄造的“龍洋”大小、輕重和成色均沒有一致,幣制紊亂。1909年清政府公布《幣制則例》,規(guī)定采用銀本位,統(tǒng)一鑄造重庫平七錢二分、成色90%的大清銀幣,以取代省洋。但不久,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政府的幣制改革流產(chǎn)。
民國成立后,南京造幣廠曾于民國元年(1912)試鑄少量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側面頭像的“開國紀念幣”。袁世凱繼任大總統(tǒng)后,繼續(xù)謀求幣制改革。1914年2月公布了《國幣條例》,規(guī)定國幣以壹圓銀幣為主幣,重26.7克,成色90%。1914年12月24日,天津造幣廠率先開鑄中華民國三年新版銀幣。幣的正面鑄大總統(tǒng)袁世凱側面頭像(圖1),上紀鑄造年份,鑄造年份有三、八、九、十年等四種。背面鑄嘉禾麥穗圖,中間紀值,面額有壹元(圖2)、半元、貳角、壹角等四種。接著南京、武昌等造幣廠也開始鑄造,1915年1月開始發(fā)行。因新版銀制鐫有“袁世凱大頭像”,俗稱“袁大頭”。
“袁大頭”制作精美,成色、重量也極為標準,而且整齊劃一,投放市場后,深受民眾歡迎。不久,民間就自行取消“龍洋”的商業(yè)記賬標準。1919年7月5日上海錢業(yè)公會也取消“鷹洋”的商業(yè)記賬標準,迫使猖狂一時的外國銀元逐步退出流通領域。從此,“袁大頭”的地位在商業(yè)領域非常高,成為全國通用且中外商界所認可的主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