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古錢概述 |
發(fā)布日期:09-04-26 08:42:3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 戎畋松 |
分復(fù)雜,蜀錢有直百、直百五銖、犍為五銖等。吳錢都是高值大錢,有大泉五百、大泉當(dāng)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四種,其中大泉五千傳世甚少,是泉界矚目的大名譽品。 公元266年,西晉建立,280年滅吳完成統(tǒng)一。西晉時一直未曾鑄錢,以使用漢、魏舊錢為主,兼用谷帛等實物,東晉建立之初,也是沿用孫吳的各種錢幣,后來出現(xiàn)一種五銖小錢,錢文作“五朱”,相傳為沈充所鑄,所以又稱“沈郎五銖”。 在北方地區(qū),西晉時期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由少數(shù)民族所建立的政權(quán),這一時期很多獨具特色的錢幣出于他們之中。“豐貨”錢為后趙石勒于公元319年所鑄,錢文不紀重,這是對五銖錢制的一個突破。“漢興”錢鑄于成漢國漢興年間(338—343年),是我國最早的年號錢。“涼造新泉”和“大夏真興”是東晉時期最為珍貴的兩種錢幣,涼造新泉一般認為是前涼(312—396年)張軌所鑄,大夏真興是匈奴族赫連勃勃在建立夏國之后于公元419年所鑄,大夏為國名,真興為年號,是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國號加年號錢。 公元420--589年,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先后經(jīng)歷了宋、齊、梁、陳四朝,史稱南朝。南朝鑄幣名目復(fù)雜,民間私鑄普遍,劣錢泛濫。劉宋政權(quán)先后鑄過6種錢,分別是“四銖”、“孝建四銖”、“大明四銖”、“兩銖”、“永光”和“景和”。永光錢和景和錢鑄于前廢帝時(456年),錢文為韭葉篆,形體薄小,由于通行數(shù)月即廢,所以存世極少。蕭齊建于公元479年,史載齊武帝時曾在四川鑄錢,但是哪種錢現(xiàn)在已不得而知了,蕭梁所鑄的第一種錢是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502年)所鑄的“天監(jiān)五銖”,此錢面、背皆有郭,制作精整,接近標準五銖。以后又鑄行了一種有內(nèi)郭而無外郭的五銖,俗稱公式女錢。上述兩種錢都是梁武帝所鑄,后來的梁元帝與梁敬帝分別鑄造了面有兩星的兩柱五銖和面背各有兩星的四柱五銖。陳朝的錢幣比較精美,其中陳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始鑄的“太貨六銖”,錢文為玉著篆,輪郭深峻,十分精整。 從公元388年北魏建國到公元581年隋朝統(tǒng)一北方的近200年時間,在北方先后出現(xiàn)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合稱北朝。北朝錢幣的錢文開始擺脫紀重的限制,向新的階段邁進。北魏時最重要的兩種錢幣是紀年與紀重合體的“太和五銖”和“永安五銖”。“太和五銖”的“太和”兩字筆畫方折,文字介于篆隸之間,這種方折篆常見于北魏墓志,入于錢文,此為首見。“永安五銖”始鑄于永安二年(519年),到東、西魏時仍有續(xù)鑄,以后西魏又曾鑄過一種“大統(tǒng)五銖”,文字纖細、高挺、“五”字直筆交叉,這一風(fēng)格為后來的“隋五銖”所繼承。北齊代東魏之后,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開始鑄行“常平五銖”。此錢篆法精妙、筆畫圓潤流暢,十分精好。北周滅西魏以后鑄行了“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三種錢,錢文均為華麗的玉筋篆,加之制作精美,為人所喜愛,被譽為“北周三品”。在南北朝晚期,中國錢幣的藝術(shù)水平突然提高,南朝的陳錢與北朝的周錢都異常精美,而且在形制上很相像,均為狹緣,書法近乎玉筋篆,南北錢幣在制作上的這種接近是當(dāng)時整個中國造型美術(shù)發(fā)達的具體體現(xiàn)。 到了隋代則專用五銖錢,“隋五銖”在形制上仿西魏“大統(tǒng)五銖”,大多制作精良,整齊如一。當(dāng)時為防止私錢流通,曾于各地關(guān)卡置錢樣檢查,因而又稱“置樣五銖”。“隋五銖”五字的交筆呈直筆,與內(nèi)郭相接,恰似一“兇”字。后期的隋五銖因銅料中含錫較高,顏色灰白,所以又稱“白錢”。 五、唐代錢幣 唐高宗五德四年(621年),鑄行了一種新錢“開元通寶”。錢文為大書法家歐陽詢制詞并書,書法凝重端莊、結(jié)體嚴謹。“開元通寶”錢的出現(xiàn),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結(jié)束了長達七百多年的銖兩貨幣體系,此后錢幣不再以重量為名稱,開始以紀年為主。開元錢每十文重一兩,每文重一錢,使“兩”以下的重量單位的十進制原則得以確立,促進了中國古代衡法的演進。 開元錢的形制雖然比較統(tǒng)一,但因鑄年長久,所以版式極多。不少開元錢上有星、月、孕星、重輪等紋飾,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背有月文的,月文又稱“甲痕”,因為民間傳說這是楊貴妃手掐進呈的錢樣所留的甲痕。但實際上只是當(dāng)時的工匠為區(qū)分版別而做的一種標識而已,初唐的開元錢都是背無文字的,至?xí)迥辏?45年)唐武宗下令廢佛,毀佛像、法器用以鑄錢,并于錢背鑄名紀地,有昌、京等二十二種,這種背有文字的開元錢被稱作“會昌開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