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秦漢的黃金貨幣 |
發(fā)布日期:09-10-20 08:58:4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黃金網(wǎng) 作者: |
82年在江蘇盱眙南窯莊有25塊金餅出土,四周上翹,中端微凹;另一種是版狀。版有三式,即平面呈長方形、平面呈長方微弧、平面呈龜版狀凹弧邊四角形而邊角上翹[④]。版的正面打上若干方印或圓印,印內(nèi)有地名文字。郢是楚國的國都,因此郢爰出土的數(shù)量最多。楚國的黃金,雖具有一定的形狀,但仍處于稱量貨幣的階段。楚墓中經(jīng)常有天平與法碼出土,即是明證[⑤]。漢代的黃金貨幣,由于統(tǒng)一王朝的建立,楚國的黃金貨幣特色也隨之消失。 西漢的黃金貨幣大多是餅塊形狀,大小不等。1968年河北滿城一號漢墓出土金餅40塊,呈不規(guī)則圓餅形,厚緣,中心內(nèi)凹,背面粗糙。經(jīng)鑒定,含金量為97%,每塊大小、重量、厚度不等,共計719.4克,平均每塊有17.99克;在滿城二號墳?zāi)钩鐾恋模玻箟K金餅中,含金量為95%,共計438.15克,平均每塊只有15.11克,比滿城一號墓出土的金餅每塊少2.88克。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滿城二號墓出土的不規(guī)則餅狀,周緣留有切割的痕跡,有的經(jīng)過錘打[⑥]。很顯然,這種餅塊狀的黃金貨幣,根據(jù)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仍處在比較原始的稱量貨幣階段。河北滿城漢墓,系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墓,當(dāng)為漢初的黃金貨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漢初法令規(guī)定,黃金以斤為計算單位,但河北滿城出土的黃金貨幣都在一兩(15.62克)左右,這可能與漢初經(jīng)濟(jì)凋蔽,黃金貨幣流通量較小有關(guān)。 到漢武帝時,黃金貨幣有了較大變化,那就是對馬蹄金與麟趾金的鑄作。《漢書·武帝紀(jì)》記載:"詔曰:有司議曰,徑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洼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niǎo@①蹄以協(xié)瑞焉。"對此,應(yīng)劭注曰:"獲白麟有馬瑞,故改鑄黃金如麟趾、niǎo@①蹄,以協(xié)嘉祉也";師古注曰:"既云宜改故名,又曰更黃金為麟趾、niǎo@①蹄,是即舊金雖以斤兩為名,而官有常形制……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niǎo@①蹄之形,以易舊法耳"。這就是說,到了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時,黃金貨幣有了比較固定的形制。 關(guān)于niǎo@①蹄、麟趾的形狀,當(dāng)時的史書沒有具體記載。這里所指的"niǎo@①",是古代的一種良馬。應(yīng)劭注曰:"古有駿馬,名要niǎo@①,赤喙、黑身,一日行萬五千里也"[⑦]。蹄即蹄的本字。一般認(rèn)為,馬蹄呈橢圓形。所謂"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祥獸。漢代人傳言麒麟有"五趾"[⑧]。據(jù)此可知,"麟趾"黃金貨幣呈瓣狀,圓形。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