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動蕩攪動全球市場 第四次石油危機利劍在懸 |
中東地區(qū)的動蕩,攪動全球原油市場心神不寧。第四次“石油危機”是否到來,仍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 昨日,由于市場擔心世界原油供應未來有可能會出現大規(guī)模中斷,紐約市場原油價格盤中一度超過了100美元/桶。這是2008年10月以來美國原油價格首次達到100美元。23日,倫敦布倫特油價更是一舉突破每桶110美元,收于每桶111.25美元。 股市方面,道瓊斯指數在周二大跌后周三又下跌了107.01點到12105.78點,是自去年8月以來表現最差的兩天。 利比亞的原油產量占全球原油生產的2%, 其本身的產量不足以對世界原油供給造成巨大影響。但是市場擔心的是利比亞的沖突之后, 另一個產油國阿爾及利亞也會出現動亂,進而擴散到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大國。 衡量油價波動性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石油波動指數(CBOE Oil Volatility Index),過去兩個交易日已經上升34%。野村證券(Nomura)的一位分析師說,如果下一個是出口量更大的阿爾及利亞,油價最高可能會超過每桶220美元。 “現在市場都在問: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 位于紐約的太陽升證券(Sunrise Securities) 交易員Rick Szambel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而且利比亞的情況和埃及不同。埃及的穆巴拉克至少是個理性的人,但卡扎菲不可預測。利比亞的沖突讓人迷惑和害怕! 高盛公司在2月23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利比亞石油生產的大量關閉可能會導致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實際備用產能降低到200萬桶/日,并加速推高需求理性調整后的油價。 隨著利比亞的安全狀況逐漸惡化,為了公司雇員與供貨商的安全考慮,一些國際燃油天然氣運營商正在撤離該國并暫時關閉生產。估計現在利比亞1/3 的石油被切斷。不過, OPEC宣布將會彌補利比亞石油生產的短缺。 三次“石油危機” 中東的局勢讓人想起了過去幾十年間的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發(fā)生在1973年,當年10月爆發(fā)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OPEC中的阿拉伯成員國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于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并將積陳原油價格提升兩倍多,引發(f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最嚴重的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危機,且一直持續(xù)了3年。 第二次是5年之后的1978年底,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劇變,加之兩伊戰(zhàn)爭的爆發(fā),令全球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減到100萬桶以下。次年,國際油價成倍暴漲。1980年,原油價格已經從原來的每桶13美元飆升至34美元,且持續(xù)超過半年時間。 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