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5日,財政部再次上報《關于設計新版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設計的請示》。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這一請示。
1978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商請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請該兩院的美術專家侯一民、鄧澍、周令釗、陳若菊等教授進行人民幣設計方案的研討,總結前期的設計經驗。最終提出以祖國大好河山和各民族人像為題材的新畫稿、新方案。
1981年1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建議印制發(fā)行20元、50元、100元人民幣。
1983年5月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先做好印制前的準備工作。
1984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上報《關于公布新版人民幣的時間及改變大面額鈔票設計主題的請示》。由于新版人民幣壹角、貳角、伍角、壹元、貳元、伍元的設計以中國各民族人物頭像、祖國大好河山構成畫面,而其他三種大面額票券則以首都建筑風景為主。這兩種不同設計主題,票幅規(guī)格感覺不配套,且風景、建筑物防偽功能遠遠比人像低,因此聘請美術專家按新版人民幣的主題重新設計,將原來3種大面額改為伍拾元、壹佰元兩種規(guī)格(放棄的那種規(guī)格不在此文表述了)。至此,第四套人民幣的正面全部用人像,背面全部用風景(1元鈔券以下除外)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尤其是背面主圖案,從1元鈔券往高額鈔券分別使用了長城、天涯海角、長江三峽、珠穆朗瑪峰、黃河壺口瀑布、井岡山全景。全套背面圖案氣勢宏偉,確有大國貨幣風范。對于這個請示報告國務院很重視。1984年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并批準了壹佰元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四位領袖人物頭像作為鈔券正面主景;伍拾元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三個頭像作為鈔券主景。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正式鈔券樣。
第四套人民幣在當時設計的方案中就有了20元券規(guī)格,可惜由于決策層的原因,未能最終采用,這是很大的遺憾。從數學結構公式和市場流通模式來測定,20元鈔券的發(fā)行是十分有利于鈔券生產和市場流通的。例如:買40元的東西,2張20元面額鈔券就能完成,而10元面額就要4張;買20元的東西1張20元面額鈔券就解決了。從生產成本考慮,20元鈔券和10元鈔券的生產成本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宏觀上來觀察使用20元面額的鈔券之后,10元面額鈔券的市場投放總量至少可以減少1/3的規(guī)模。這對保障人民幣的發(fā)行極為有利。雖然第四套人民幣錯過了發(fā)行20元鈔券的機會,但是好在第五套人民幣采用了這個建議發(fā)行了20元規(guī)格鈔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