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幣話(11)歌舞升平(賈關法)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10月上旬,如需轉(zhuǎn)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zhuǎn)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m.024w.cn/),謝謝!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乃“禮儀之邦”,而作為禮儀重要組成部份的樂舞,有著無可比擬的魅力。5000多年前的韶樂,據(jù)說是虞舜太平和諧之音,曲調(diào)優(yōu)雅宏盛。精通音律的孔子,有機會在齊國的祭祀大典上連續(xù)聆聽3天,如癡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竟“三月不知肉味”。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國的本土樂舞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延續(xù)了將近10個世紀的中外文化交流,至唐代達到鼎盛,不僅中原樂舞遠傳異國,西域以及中亞、印度樂舞也源源不斷地流向東方。經(jīng)濟繁榮、國力昌盛的大唐王朝,以無比的自信敞開國門,從各種外來文化中汲取新的豐富營養(yǎng),為古老的中華樂舞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展現(xiàn)了一個萬方樂奏、歌舞升平的新氣象。 印度樂舞源于對神的虔誠和無私之愛,因為最初是表演給神看的,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在印度古典樂舞中,手姿是人與神交流的特殊“語言”,大約有100多種,節(jié)奏明快,姿態(tài)生動,變幻莫測,令人于眼花繚亂中感受無盡美妙。銀幣畫面上的這位印度女郎,戴著珠光寶氣的頭飾,以及手鐲、腳鐲等配飾,臂挽彩帶,袒胸露臍,妖嬈嫵媚,激情如火。如此大膽開放的樂舞,對于當時中國的封建傳統(tǒng)習俗,無疑是一種強力的挑戰(zhàn)。然而,神秘的佛教色彩和動人心魄的藝術之美,終于被博大寬容的中華文化所接納和融合。 1996年發(fā)行的中國絲綢之路金銀紀念幣(第2組),其中22克銀幣“載樂圖”,定格了絲綢之路上的一幕奇特景觀。畫面主圖是一頭昂首云天的駱駝,駝峰上鋪著氈毯,形成一個流動的舞臺。4名髙鼻子的男性胡人,吹拉彈唱,配合默契,正在激情演出。其中一人挺身站立,張開雙臂,放聲歌唱,感情十分投入。銀幣的遠景中,還展現(xiàn)了另一番景象:一位身著長裙的“胡姬”,在樂聲中翩翩起舞。 中國絲綢之路金銀紀念幣第2組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