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海非彼上海 |
發(fā)布日期:10-08-22 08:43:20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黃家殷 |
這是一枚1867年上海壹兩無射線版銀幣樣幣,直徑39毫米,重量36.8克,是香港造幣廠試鑄,未正式鑄行。此枚樣幣鑄工極盡精美,保存完美無瑕,鏡面光澤攝人心魄,無愧為中國機制銀幣頂級珍品,而且“無射線”版較“有射線”版存世數(shù)量更為罕少,甚為珍貴。 早期中國沒有自己的銀元,因此外來通貨充斥,輸出銀元成了列強的重大收入。十九世紀中期起墨西哥銀元雖逐漸取代本洋,但尚未完全站穩(wěn)腳步,覬覦此市場大餅的英國自然也想趁勢分杯羹。而香港在開埠后并無專用貨幣,一直沿用中國內陸流通的各式通貨。1859年港督羅便臣上任后,為推廣香港貿易并取代來源不穩(wěn)定的鷹洋,積極爭取在香港發(fā)行錢幣。經核準即制定條例,向英國購置機器設立香港造幣廠,于1866年5月7日正式開張。香港造幣廠在規(guī)劃之初,原本是想以港造的銀元占地利之便來取代墨西哥銀元,但港府錯估中國人的保守特性,新制香港銀元未受歡迎,耗巨資成立的造幣廠開始營運后又逢經濟低迷,月入只有一萬元。繼任港督麥當奴了解到該廠規(guī)模遠超出需求,即想把產品賣到中國以謀取利益。 1867年香港造幣廠刻模試制了一套樣幣,為要更易被中方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國帝王的龍形圖案。同時以上海是重要新興港埠,誤判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銷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兩”,可能錯認上海通用的規(guī)元含銀九八而將成色定為982;其重量566格令合36.67克,與漕平一兩同。 在考慮平衡對等原則下,背面是英國皇室及嘉德勛章圖案。當時制成“有射線”及“無射線”兩種版式,“有射線”設計獲選為樣幣,送一組到北京但未被認可,香港造幣廠旋于1868年4月關閉,機器設備售予日本后,成立大阪造幣局,成為日本機制幣之濫觴。 錢幣界最早對“上海壹兩”進行考證而有具體結果的是中國機制銅幣大師伍德華(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開始注意此幣,至1937年發(fā)表研究心得,期間費時近十五年!吧虾R純伞北臼恰耙忌虾伞保∣ne Shanghai Tael),即“漕平壹兩”,并非只準備在上海行用,“上海”不是地名,是指秤量單位。 之后又發(fā)行“關平壹兩”系列銀幣,是上海壹兩樣幣推動失敗后,英國駐北京公使館漢務參贊威妥瑪(T.F.Wade)認為采用上海平法徒然劃地自限,應采用海關平為宜;此建議送交港府,而幣模由英國皇家造幣廠在1867年底至1868年初之間制成“中外通寶。關平銀壹兩”五枚一套的樣幣送香港,但也最后也無果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