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禮佛陀 一葉慈航渡人間 |
——賞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幣(開光祈福版) 2013年3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中國佛教圣地題材系列第二組——普陀山金銀幣。為弘揚佛教文化精粹,宣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博大境界和濟世度人的曠世宏愿,該套幣中的1/4盎司金幣和2盎司銀幣套裝在普陀山的法雨禪寺由高僧開光祈福,賦予了該套幣在真正意義上的神圣與莊嚴,更具有特殊的靈性與佛性,意義非凡。 一拂靈枝潤萬物,正是觀音普渡時。在1/4盎司金幣之上,以楊枝觀音為圖像,在22毫米的有限空間里,畫面簡單卻富有禪意,用筆細膩、線條流暢自然。設計者傾盡所有才思妙計,將每一條線條都賦予了靈動的個性,在裝飾物件上面刻畫入微,一絲一毫顯露出雕刻者的虔誠與用心,正是這些細微之處的雕琢,才有了這幣的恢宏氣勢。方顯該套幣的大氣與莊重。 金幣圖像采用的是在普陀山法雨寺后側(cè)的楊枝禪林中“楊枝觀音碑”上的觀音像的半身像。該幅原畫作由唐代名畫家閻立本所繪,以唐代仕女為形。且看這尊觀音菩薩,珠冠錦袍,瓔珞飄披、儀態(tài)萬方。原畫像勒于石上或這貴金屬材質(zhì)上,毫無二相,均以一絲不茍的線條,絲毫不吝于精雕細刻,還原了原畫作的精、氣、神,別有一番風味。且看這尊楊枝觀音菩薩寶相端莊、慈眉善眼、眼瞼低垂,微笑著俯視蒼生,無語之景卻似有梵音呤呤,教誨眾生。菩薩右手執(zhí)柳左手托凈瓶,正作點水拂柳普化眾生之儀,安逸祥和,讓人感受到的是禪修之中的慈悲與智慧,佛心朗耀,其心至善。如果單單是一尊佛像,畫面似乎單調(diào)了一些,不能完全描繪出佛禪的深、廣、遠,渲染不出其內(nèi)在含蘊。設計者別出機杼,于菩薩背后,以一輪明月懸空祥云相襯的景象,一下化無為有,化靜為動,一輪皓月碧云天,皎潔聚千祥,輝映大地;亦似觀音菩薩顯靈,佛光燦然;禪月兩側(cè)以繾綣祥云相襯,富含光耀祥運之意,畫面充滿了祥瑞與福氣。 佛教圣地,萬世銘傳。2盎司銀幣以一幅普濟禪寺的建筑造型給予幣面以厚重的歷史感,完美地詮釋了這座千年古剎的存在價值與普世意義。但見幣面飽滿充實,無多余留白,卻有輕重、遠近與疏密之分。以寺內(nèi)的主要殿宇為主線,以小見大,展現(xiàn)了一幅恢宏氣派的精致;更以殿宇和蓮花池各分一半的空間設計,自然牽引著觀賞者從有限的景致中漫步進無限的佛理禪義里面,感受佛法的力量。 幣面上殿閣巍峨,重頂飛檐由高至低逐一深入,主次分明,在緊密之間遞次排開,井然有序,蔚為大觀。在這殿宇樓臺之間,層林疊翠、樹木蔥蘢,將佛殿掩于一片綠海之中,凸顯佛教圣地的鐘靈毓秀與清雅幽靜。殿閣檐角之雕工,精細入微,一磚一瓦儼然清晰可見,可見工藝之絕妙。再看大殿前面的蓮花池,曲徑通幽,流水潺潺,生發(fā)出一派輕松清新的意境,與上半部分的莊嚴凝重相映,有如幕鼓與晨鐘的對唱,相互呼應。統(tǒng)觀幣面,似乎均在一個“靜”字,為了表現(xiàn)出“動”,設計師在幣面下端添加了幾波海浪,洶涌澎湃的海浪搬離了設計師的想像,以山而兼海之勝,橫生妙趣。于是,在這里,樹林風聲、橋底水聲,伴隨著鐘鼓誦經(jīng)聲,堪比天籟。普濟禪寺建筑群銀幣的美,不僅在于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建筑藝術的文化精髓,更是融會了佛學宗教文化的靈魂,寄托了世人對藝術與佛理追尋的情思,三者渾然一體,賦予了該枚銀幣以生生不息的傳承使命,大美故無言,唯有望幣興嘆,愛撫有加。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菠蘿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我們現(xiàn)世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靜坐行臥,隨手撥動,攝心一念,自當獲福無量。除了佛珠,在這套裝當中,有一張金剛菩提觀音菩薩金卡,雕鑄普陀山“南無觀世音菩薩”法相,佛像頂現(xiàn)彌陀,左手托法輪,右手施無畏印,寶相端莊慈祥,佇立蓮花寶座,普救人間疾苦。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智慧、慈悲、大度、祥和,也讀到了禪意的動與靜。而其經(jīng)過開光儀式的加持,飄散著濃郁的禪意與瑞氣,注入了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五言六通,靈性通透。 手捧的是珍稀,心感的是靈妙。這就是中國佛教勝地(普陀山)金銀幣(開光祈福版)的靈性與妙諦之所現(xiàn),一捻佛珠,誦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遠離塵世紛擾,禪意無邊,自在凈空,婆娑世界之中遍處含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