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鳥巢”,他的團隊(遙石) |
來,浮雕制作水平進步了很多,可以說有了質的飛躍,包括認識、理解和工藝質量,都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有了數控雕刻機,在制作環(huán)節(jié),現(xiàn)在可以手工做一部分,另一部分通過電腦來完成,手工和電腦制作結合,對設計來說,變化很大。我們也會適當引導設計師往這個方向去發(fā)展,當然在這個方面我們會尊重設計師的個人風格。我和國外的同行聊起過這個話題,他們其實也有一個從不太接受到接受的過程。但你現(xiàn)在再去看,電腦制作的比例已經越來越大。
遙:我也有這個感覺,手工制作的可能不如電腦的那么精確,但這種粗糙的感覺往往更帶有生命力。 劉:對,這只是放在不同作品的區(qū)別,根據題材不同,我們會確立不同的比例。我們會一直要保存手工制作的本質和生命力,這不但是“沈幣”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國造幣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遙:15年的設計生涯,最喜歡的作品是哪一枚? 劉:我個人作品中最喜歡的應該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金幣。那是2004年的時候,作品馬上要競標了,剛好我們團隊好多同事都去參加進修,所以我只能承擔起設計的任務。當時查閱了許多資料,并沒有鄭和的照片,畫像倒是有幾個,但我覺得都不是很理想,而見到最多的就是圖稿上的線描稿,你知道我是學國畫的,對線描有著特殊的感情。而且我以前在俄羅斯進修的時候,曾經參觀過一個戰(zhàn)士墓地,當時的戰(zhàn)士雕像就是用線條來處理,感覺非常震撼。那種線條并不是普通的線,而有高低起伏,立體感非常強,做出來浮雕感覺非常強烈。做這個幣時,就把我當時在俄羅斯戰(zhàn)士墓地拍攝的照片拿出來,按照那個效果來做,結果競標的時候一致通過。 其實應用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手法,又在國外看過采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而且在國內的錢幣中這種手法從來沒有人用過,非常新穎,給人的視覺沖擊感很強烈。 遙:您和國外造幣業(yè)的交流一直很頻繁,國內國外在錢幣設計這塊,有很大區(qū)別嗎? 劉:在國外的錢幣設計中,表達藝術家的個性更多。當然他們紀念幣的發(fā)行體制和營銷都和國內不同。而國內的設計,還是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市場的。但這些最可貴的本色,我們不會丟棄,會一直把它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保存下去。紀念幣的制作,要求更加嚴謹,畢竟是國家的一張名片。而大銅章的話,可能手工的比例更大一些,也會給設計師更大的個性表達空 |